红磷母粒为什么能阻燃

发布时间:2022-08-30   作者:   浏览次数:901

  单质磷易燃,但在树脂中,红磷母粒等含磷添加剂的作用过程不是纯氧化,含磷添加剂主要作用在凝聚相中。阻燃机理如下:

  形成的磷酸或多聚磷酸作为脱水剂,在燃烧产物表面形成高粘度的熔融玻璃状致密碳化层,碳的形成减少了从火焰到凝聚相的热传导。红磷母粒阻燃剂介绍、阻燃机理及发展趋势。

  磷酸可以吸收热量,因为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,减少加热过程。

  发生了以下变化:磷系阻燃剂→磷酸→磷酸→聚偏磷酸。聚偏磷酸是一种稳定的强脱水化合物。当聚合物表面化合物与空气隔绝时,脱水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,使聚合物表面的阻燃剂通过热分解释放出挥发性磷化物。质谱分析表明氢原子的浓度大大降低,说明红磷母粒分解的PO和HPO自由基捕获了聚合物燃烧时产生的H。

  在凝聚相上形成一层薄的玻璃态或液态保护层,从而减少氧的扩散,减少气相与固相之间的传热传质,抑制碳的氧化过程,减少含磷阻燃剂的热分解。

  每种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是由阻燃剂的结构和燃烧产物决定的,该机理是这三种组合协同阻燃效果的主要机理。

  微胶囊化红磷母粒的阻燃机理

  涂层红磷母粒在聚合物中的阻燃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:燃烧过程中形成磷酸衍生物,作为热吸附剂,阻碍进一步燃烧;拦截自由基,提高热稳定性;与氧气反应形成磷氧基团,继续与聚合物反应产生交联结构,得到磷氧交联炭化层;它与环境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含氧磷酸盐,具有很强的吸湿性,能降低燃烧聚合物的表面温度,促进聚合物的表面湿度,促进聚合物的表面碳化。

  红磷母粒的阻燃机理一般被认为是在凝聚相中进行的。当含有红磷母粒阻燃剂的聚合物燃烧时,红磷母粒首先被氧化生成磷酸,然后磷酸进一步脱水生成偏磷酸和聚偏磷酸,从而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不可燃的液体保护膜。同时,由于偏磷酸和聚偏磷酸的强烈脱水作用,使高分子材料表面脱水碳化,形成致密的碳化层。液体和炭化层一方面隔热阻氧,同时有效阻止聚合物高温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扩散,从而抑制材料燃烧,达到阻燃的目的。与其他添加型磷系阻燃剂相比,红磷母粒的磷含量更高。因此,要达到同样的阻燃水平,红磷母粒的添加量要比其他阻燃剂少,与之配合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。



青鸟化工